編者按
  那些被“追捧”的街巷小店
 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你會發現一些小店,生意格外紅火。是什麼讓這些小店如此受人追捧?本報推出《那些被“追捧”的街巷小店》專欄,講述這些與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店故事,反映人們消費需求中最真實熱切的訴求,讓讀者感受到城市的本色與活力,亦望能給年輕的創業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。
  本報記者 李志林
  11月7日,立冬。凌晨大雨不止,讓長沙籠罩在寒意中。
  4時不到,長沙市營盤路與蔡鍔路交叉的西南角附近的常青湯圓店里,就亮起了燈光。隨著磨機單調的轉動,店里的寧靜被打破,新的一天開始了。
  煮牛肉、接豬血、做餡料、給碗筷消毒……做好這一切,已到了早晨7點。
  不一會,店門前大鍋的開水冒出騰騰熱氣,沸騰的油鍋里,升起絲絲青煙,各種小吃的香味飄蕩開來。
  四面八方的食客仿佛聞香而來,紛紛涌進店里。
  傍晚6點左右,這個看上去有點陳舊、雜亂的小店,依然食客熙攘。記者鑽進店里,60多平方米的一樓店堂,有些轉不過身來。老闆娘潘平扯著嗓子喊著,清脆洪亮的聲音,讓噪雜的食客,有了一分安心,吃的吃,等的等,忙而不亂。
  等了一會,記者找了個位置,點了玫瑰湯圓加蔥油餅,據說這是店里最暢銷的小吃。
  有點燙手的甜酒湯圓很快端上來。小心舀起一顆,慢慢吞進嘴裡,甜糯糯,滑溜溜的溫軟,便沁入心裡;一湯匙甜酒,再將脆嫩的蔥油餅子咬碎,那滋味,便只能悠然心會了。
  湯圓是店里的招牌,每天用掉的糯米有50公斤之多。但除了湯圓,其實店里還有麻油豬血、刮涼粉、炸醬麵等30多個品種,晚上9點打烊前,絕大部分都賣斷了貨。
  常青店的技藝手手相傳,到潘平手裡,已經是第四代。這個“厲害”的女人,在外有“阿慶嫂”之稱,似乎已經超越了前輩,從聲譽到規模,百年老店的名頭已經響起。
  常青店上一代的掌門人是潘平的婆婆。婆婆當年在一個小木棚子里,將手藝傳給了她老公6兄妹,也傳了經:開店子,誠信第一。
  現在,兄妹中只有她這一家,把婆婆的事做下來。
  潘平說,一個湯圓從泡米到吃進嘴裡,在她的店里要經過21道工序,一道也不能省。糯米、豬血等原料,仍然是20年前的供應渠道。就是下湯圓,店里一定是一粒一粒往下滾的而不是“集體下放”。不管外面刮什麼“風”,店里一直堅守做生意,不欺人的底線,她指著那些大快朵頤的顧客對我說:賺人心,是不是比賺錢更快樂?
  常青店的門面不招惹人不說,還實在有些難看。潘平卻告訴我這樣一件事,今年她已經遇到了10多個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店里吃過湯圓的客人。那時,她下崗後剛轉到店里跟婆婆學藝。二十多年後,他們從省外國外回來,又找到這裡尋味。一位在美國加州高科技公司工作的楊先生,6月回長沙,專門來到店里,回憶起1991年與女朋友經常來店里“小吃”,感嘆這個曾經滋養過他們愛情的地方,還是“那個”味道。
  因為面臨拆遷,常青店年底要搬家了,好在新地址離現在的位置也很近。
  “我很想一直守在這裡,仿佛天天都要等待故人的歸來。”潘平告訴我這個秘密時,有點“文藝青年”的味道。
  記者手記:
  競爭激烈的時代,有很多理由,讓這個看上去沒有一點“看”相的店子跨掉,可偏偏它活得有滋有味。它遠離高端大氣上檔次,不是顯身份講排場的地方,但有一點是最真實的,就是它不變的“味道”,抓著了市民的味蕾和心靈深處的念想。  (原標題:常青湯圓店,有位“阿慶嫂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l64qlpsz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