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爾克斯和卡斯特羅私交甚好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,一名男子手持鮮花和加西亞·馬爾克斯的書表示哀悼。 新華社 圖1927~2014年輕的馬爾克斯在寫作
  當地時間17日,哥倫比亞著名作家、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·馬爾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,享年87歲。
  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在微博客網站“推特”上寫道:“哥倫比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辭世,留下千年孤獨和悲傷。巨匠,永不消逝。”為悼念馬爾克斯,哥倫比亞將舉國哀悼3天,政府機構降半旗。
  “多年以後,再翻開《百年孤獨》,我準會想起高中那個下午,沉浸在一個叫馬孔多小鎮的故事里,充滿想象與孤獨。”全球很多文學愛好者,也像網友“霢V霂”一樣充滿哀傷。
  一位巨匠的辭世
  “在他的祖國哥倫比亞,無人不為這位該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默哀,即便是飛鳥也悲傷地難以繼續歌唱。”
  ——美國《時代》周刊
  數十年每天堅持寫作4小時
  3月6日,馬爾克斯在妻子陪伴下度過87歲生日。當天,他走出寓所,朝人們揮手致意。細心人註意到,他胸襟上插著一支黃玫瑰。在此之前,他一直飽受病痛的折磨。1999年,馬爾克斯確診罹患淋巴癌,化療後康復。今年3月31日因脫水、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住院,本月8日出院返回家中。本周一,他的病情再度惡化。
  馬爾克斯1927年3月6日出生於哥倫比亞加勒比海城市阿拉卡塔卡,是家中長子,有10個兄弟姐妹。他從小跟隨外祖父生活,後來就讀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附近一所寄宿學校,對閱讀產生濃烈興趣,尤其深受海明威、福克納、陀思妥耶夫斯基、卡夫卡等作家影響。
  1961年,他移居墨西哥繼續從事文學、新聞和電影工作,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。
  馬爾克斯與妻子梅塞德絲·巴爾查牽手半個多世紀,育有兩個兒子。過去幾十年間,馬爾克斯每天黎明即起,讀書看報,然後寫作4小時,而妻子總會在他書桌上擺上一支新鮮的黃玫瑰。
  與卡斯特羅交好 長期批判美國
  馬爾克斯曾在古巴居住,與古巴革命領導人菲德爾·卡斯特羅建立親密友誼,多次把書稿送給卡斯特羅閱讀。
  卡斯特羅曾經在筆下寫道,馬爾克斯擁有“不可限量的才能,孩子般的慷慨”,而他的作品“是他敏銳鑒察力的權威證據,也表明他永遠不會拋棄自己的出身、他的拉丁美洲靈感和對真相的矢志不渝”。
  馬爾克斯多次批評美國干涉越南、智利等國政局,抨擊美國緝毒戰爭“不過是干涉拉丁美洲的工具”,再加上他與卡斯特羅的親密關係以及被懷疑支持委內瑞拉游擊組織,因此長期被美國拒絕入境。上世紀80年代以來,他長期在墨西哥居住。
  一本不朽的著作
  “過去都是假的,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,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複原,即使最狂亂且堅韌的愛情,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,唯有孤獨永恆。”——《百年孤獨》
  西班牙語版本《百年孤獨》銷量僅次《聖經》
  馬爾克斯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,主要代表作有《百年孤獨》、《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》等。其中,《百年孤獨》剛一面世便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,很快被翻譯成超過25種語言,銷量超過5000萬冊。據統計,馬爾克斯作品的西班牙語版本銷量之大,僅次於聖經。
  《百年孤獨》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。小說描繪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經歷,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,展現出一個色彩斑斕、瑰麗詩意的想象世界,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,被譽為“拉丁美洲的《堂吉訶德》”。
  欠房租沒郵費 《百年孤獨》出版好難
  經過10多年的醞釀,馬爾克斯從1965年才開始在墨西哥著手創作這部小說。為了專心寫作,他辭去了當時在廣告公司的工作。失去了經濟來源,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擔全部落到了馬爾克斯的妻子梅塞德絲身上。
  在長達18個月的寫作期間,馬爾克斯都不知道妻子是如何籌款維持生活的。直到有一天,梅塞德絲接到房東電話,催她交已拖欠3個月的房租,便問丈夫還有多長時間才能寫完。馬爾克斯答道:“6個月。”於是,梅塞德絲對房東說:“先生,我們不僅要欠您3個月的租金,還要再欠您6個月的房租。”與馬爾克斯一家是舊知的房東很爽快地回答:“那麼7個月之後您能全部還清嗎?”在梅塞德絲表示同意後,房東說:“只要您能信守諾言,我也完全願意繼續等下去。”豪爽的房東幫助馬爾克斯一家人度過了最為艱難和拮据的一段日子。
  在《百年孤獨》初稿完成當天,馬爾克斯和妻子便趕赴郵局,準備將稿子寄到阿根廷的一家出版社。700頁的書稿被稱完重量後,他們被告知需要83比索郵費,而山窮水盡的馬爾克斯當時只有45比索。兩人不得已只能先郵寄一部分書稿,可誰知倉促寄出的居然是後半部分。儘管如此,出版社的編輯在閱讀書稿之後如獲至寶,立即請求馬爾克斯將前半部分寄給他。在出版社的資助下,《百年孤獨》才得以問世。
  一代人深深的烙印
  “(第一次讀到《百年孤獨》時),心情是難以形容的,就像馬爾克斯在巴黎讀到卡夫卡一樣,感到非常驚訝,拍案而起,原來小說可以這麼寫。他從根本上顛覆了我們這一代作家對文學的認識。”——莫言
  莫言:和這座“高峰”“搏鬥”了多年
  受馬爾克斯影響的不僅僅是普通讀者,許多著名作家都直言深受馬爾克斯的影響,包括在20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,還有陳忠實、馬原、蘇童、格非、餘華等有分量的名字。
  從1977年中國《世界文學》雜誌介紹馬爾克斯開始,經歷1983年首屆馬爾克斯學術研討會、80年代中期尋根文學、先鋒文學中的“百年孤獨熱”,再到2011年中國首次推出《百年孤獨》的正式全譯本……近40年來,馬爾克斯一直在中國以各種方式傳播,不斷掀起熱潮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中國文學的格局。
  在莫言眼中,馬爾克斯是絕對的高峰。在獲得諾獎前後,許多人都把莫言與馬爾克斯相提並論。瑞典文學院在諾獎的頒獎辭中說他的作品是“夢幻的現實主義”。對此,莫言並不否認馬爾克斯對自己的影響,但是他強調,他與馬爾克斯“搏鬥”多年,一直想寫出有自己特色、中國特色的小說,而非寫西方小說的翻版。
  《百年孤獨》的開篇和幻想影響一代中國作家
  商報記者 張世韜
  著名詩人李元勝告訴記者,“馬爾克斯當年被介紹到中國的時候,應該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印象最深刻的作家之一。馬爾克斯、博爾赫斯和略薩幾位文學巨人,都為我們提供了文學營養。”
  李元勝表示,《百年孤獨》開篇的一句“很多年以後,當奧雷良諾·布恩迪亞上校面對行刑隊的時候,他還會想起父親帶他去看冰塊的那個下午”,這種對未來式的方式的描寫,在很多作家的小說中都曾用到過,這種小說技巧在中國傳播很廣。另一方面,他寫作中有一種戲劇般的誇張,像他寫馬孔多一場雨下了2年多,以至於“人們的牙齒裡面都長滿了青苔”,這種幻想型的寫法,也影響了不少中國的小說作者。
 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據新華社、央視
  馬爾克斯的告別信(節選)
  上帝呀,如果我有一顆心,我會將仇恨寫在冰上,然後期待太陽的升起;上帝呀,如果我有一段生命,我不會放過哪怕是一天,而不對我所愛的人說我愛他們。我會使每個男人和女人都瞭解他們皆我所愛,我要懷著愛而生活。
  我明白,一個人只有在幫助他人站起時才有權利俯視他。我能夠從你們身上學到的東西是如此之多,可事實上已經意義寥寥,因為當人們將我斂入棺木時,我正在死去。
  明天從不向任何人作保證,無論青年或老人,今天可能就是你最後一次看到你所愛的人。因此,別再等待了,今天就開始!因為如果明天永遠不來,你也許會遺憾今天沒來得及微笑,擁抱,親吻,會遺憾自己忙碌得只能把它們歸為一個最後的願望。保護周圍你愛的人吧,告訴他們你多麼需要他們。愛他們,善待他們,用些時間對他們說:“對不起”,“原諒我”,“勞駕”,“謝謝”,以及你知道的所有愛的話語。
  (註:1999年,馬爾克斯患了淋巴癌,於是他向他的讀者寫了一封告別信)
  美國總統奧巴馬:世界失去了最偉大的夢幻作家之一,也是我從小就最喜愛的作家之一。
 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:他在真實和魔幻兩種佈景中捕捉住我們共同人性中的痛楚和喜悅。作為他的朋友,過去20多年間認識他偉大的心和睿智的思想,我感到榮耀。
  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:感謝加西亞·馬爾克斯的警醒,無論是哥倫比亞還是拉丁美洲都不會再次經歷“百年孤獨”,拉美正積極努力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的生機。  (原標題:全球陷入百年孤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l64qlpsz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